氨氮亞硝酸鹽預防及應對
2020-12-9 18:41:55
養殖水體中氨氮的來源:
1、飼料過量投喂或是在水中溶解失散(殘餌),經微生物轉化為氨氮;
2、養殖動物糞便經微生物轉化為氨氮;
3、自然或環境突變后死亡的浮游生物尸體經微生物分解后轉化為氨氮;
4、飼料蛋白在水蛭體內代謝后產生氨氮直接排除體外(排泄);
5、底泥中積累的大量有機廢物不斷經由微生物分解成氨氮;
6、地下水或水源直接攜帶大量高氨氮的水進入養殖環境;
7、藍藻等微生物具有固定氮氣的能力,藍藻死后經由微生物轉化為氨氮等。
池塘水體中氨氮的去路:
1、結合氫離子轉化為氨根離子,被藻類、水草、水浮蓮、水葫蘆等大型水生植物吸收利用;
2、被硝化細菌硝化成亞硝酸鹽、硝酸鹽,硝酸鹽被藻類、大型水生植物吸收利用;
3、通過增氧機攪動,揮發到空氣中等。
養殖水體中亞硝酸鹽的產生通常不是突然的。亞硝酸鹽是由有機質在溶氧不足的時候,分解不充分的產物。所以,防止產生亞硝酸鹽的最好辦法就是隨時保持水體中,尤其是底層有充足的溶解氧。
預防氨氮、亞硝酸鹽超標的方法:
1、多開增氧機可加快其揮發;
2、解毒、勤改底,5天一次,化學改底和生物改底交替使用;
3、改底后補菌:光合菌+EM菌
1、飼料過量投喂或是在水中溶解失散(殘餌),經微生物轉化為氨氮;
2、養殖動物糞便經微生物轉化為氨氮;
3、自然或環境突變后死亡的浮游生物尸體經微生物分解后轉化為氨氮;
4、飼料蛋白在水蛭體內代謝后產生氨氮直接排除體外(排泄);
5、底泥中積累的大量有機廢物不斷經由微生物分解成氨氮;
6、地下水或水源直接攜帶大量高氨氮的水進入養殖環境;
7、藍藻等微生物具有固定氮氣的能力,藍藻死后經由微生物轉化為氨氮等。
池塘水體中氨氮的去路:
1、結合氫離子轉化為氨根離子,被藻類、水草、水浮蓮、水葫蘆等大型水生植物吸收利用;
2、被硝化細菌硝化成亞硝酸鹽、硝酸鹽,硝酸鹽被藻類、大型水生植物吸收利用;
3、通過增氧機攪動,揮發到空氣中等。
養殖水體中亞硝酸鹽的產生通常不是突然的。亞硝酸鹽是由有機質在溶氧不足的時候,分解不充分的產物。所以,防止產生亞硝酸鹽的最好辦法就是隨時保持水體中,尤其是底層有充足的溶解氧。
預防氨氮、亞硝酸鹽超標的方法:
1、多開增氧機可加快其揮發;
2、解毒、勤改底,5天一次,化學改底和生物改底交替使用;
3、改底后補菌:光合菌+EM菌